当前位置:福建电机电器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 >> 正文

注意了!进博会习近平主席的开幕演讲,这几个点你要知道

发布时间:2018/11/06  来源:福建电机电器网  作者:Chen   浏览:

昨天,万众瞩目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演讲,演讲掷地有声,信息量大。小编选取归纳了几点重要内容:

 

 

5项开放措施

 

第一,激发进口潜力

 

中国将顺应国内消费升级趋势,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增强,培育中高端消费新增长点,持续释放国内市场潜力,扩大进口空间。

 

中国将进一步降低关税,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

 

第二,持续放宽市场准入

 

中国正在稳步扩大金融业开放,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开放,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进程,特别是外国投资者关注、国内市场缺口较大的教育、医疗等领域也将放宽外资股比限制。

 

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

 

第三,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中国将加快出台外商投资法规,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全面深入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中国将尊重国际营商惯例,对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中国将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坚决依法惩处侵犯外商合法权益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显著提高违法成本。

 

第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中国将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差别化探索,加大压力测试,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中国将抓紧研究提出海南分步骤、分阶段建设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加快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程。

 

第五,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

 

中国一贯主张,坚定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共同捍卫多边贸易体制。中国愿推动早日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

 

中国将认真实施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的“八大行动”。

 

中国支持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机制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将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同相关国家一道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搭建更多贸易促进平台,鼓励更多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企业到沿线国家开展投资合作,深化生态、科技、文化、民生等各领域交流合作,为全球提供开放合作的国际平台。


 

 

4个大招蓄势待发

 

第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为何要设?听听权威部门怎么说:

 

证监会表示,科创板旨在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是资本市场的增量改革,将在盈利状况、股权结构等方面做出更为妥善的差异化安排,增强对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上交所称,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提升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能力,增强市场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的一项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举措。

 

会不会对市场形成抽水效应?有这种想法的人,其实是想多了。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科创板的设立有利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目前,深市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而沪市只有主板,科创板的设立可使得沪深两个交易所更加均衡发展;而试点注册制则表明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利于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知名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与中小板、创业板,乃至新三板、战略新兴板相比,科创板被赋予了不同的定位战略,所承担的发展使命各不相同。如今,对于科创板的设立并试点注册制,意在借助形式审查、强化信披等手段将科创板变成注册制度的试验田。

 

第二,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

 

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谷来丰认为,上海自贸区扩围意味着改革开放力度更大、层次更深。5年前,上海首吃“螃蟹”,为全国积累创造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5年后,上海自贸区需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以更实的举措、更深的改革,建成全方位扩大开放的新高地、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高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新高地。

 

据了解,在2013年挂牌之初,上海自贸试验区锁定在28.78平方公里,2015年扩区到目前的5大片区120平方公里,而现在,又将覆盖更大的面积。不仅仅是面积的扩大,上海自贸试验区也将迎来更大力度的探索和开放。

 

第三,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重要增长极,也是引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之一。2017年,“长三角”城市圈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9.3%,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引领和带动作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既是推动这一地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用实际行动向全球释放了“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的积极信号,彰显了我国坚定推进对外开放的坚强决心。

 

进一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这一地区的对外开放,必然会对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对外开放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第四,加快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程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认为,加快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程,彰显了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决心,有利于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要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开展压力测试,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海南师范大学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锋表示,加快建设自由贸易港,海南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补课”:一是解放思想,彻底改变原有思维定式,提升“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本领;二是强化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使各项改革举措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提高改革整体效益;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培育壮大重点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四是补齐短板,加强“五网”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工作。

 

 

 

此外,还有很多金句,值得我们学习。

 

 

1、怎么看全球化大势?

 

世界上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说其是历史大势,就是其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可以认识、顺应、运用历史规律,但无法阻止历史规律发生作用。历史大势必将浩荡前行。

 

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各国削减壁垒、扩大开放,国际经贸就能打通血脉;如果以邻为壑、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就会气滞血瘀,世界经济也难以健康发展。

 

 

2、中国开放力度会更大
三个“不会停滞”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

 

我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中国主办,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国家共同参与,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

 

 

3、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
不惧任何狂风骤雨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

 

中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

福建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福建省院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通知 福建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福建省院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通知 福建: 关于做好2025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福建: 关于做好2025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电机电器行业协会主办 @版权所有 2010-2013
电话:0591-63216616 15715901366 E-mail:fmeeia@qq.com 传真:0591-62712886
闽ICP备102063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