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长期以来,广大民营企业家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组织带领千百万劳动者奋发努力、艰苦创业、不断创新。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成长。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风险积聚,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明显抬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和国际环境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我们更要落实好中央的要求,更加重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更好发挥民营企业家的重要作用,提振信心、保持定力,坚忍不拔、勇闯难关,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企业家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要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是民营经济乘风破浪的最好时代,也是民营企业家建功立业的最好时代。民营企业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是创新发展不可多得的有生力量,我们要把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让民营企业家有更多的荣誉感、自豪感、成就感,在新时代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大显身手、大展鸿图,不断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创新活力,增强抗风险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为民营企业家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这是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的最新定位。民营经济不是我国经济发展可有可无的外在力量,而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中坚力量。我们必须为民营企业家创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环境,保障他们依法平等使用各类生产要素,包括资金(信贷)、土地、劳动力、技术、管理等要素。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家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打破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都应该鼓励民营企业家进入;凡是已向外资开放或承诺开放的领域都应该向民营企业开放,使他们与国有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遵守“同一个游戏规则”,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要与国有企业一样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完善保护产权制度 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保障公有制经济企业家与非公有制企业家的产权和其他权益同样“不可侵犯”,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既要保护民营企业家的物权、债权、股权等基础性财产权,又要保护民营企业家的创新专利和其他创新收益,要特别注意保护民营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通过采用股权或期权的形式来实现民营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价值。 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家在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创新驱动发展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中小企业,贡献了我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主体。以华为为代表的ICT企业,以三一重工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的适用性技术方面进行持续创新,而且在国际高端市场的先进技术领域逐步实现突破,成为带动我国竞争性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市场追赶发达国家的领头羊。民营企业家是创新发展中的“关键少数”和“特殊人才”,是从经济内部对包括制度、技术、市场、管理等一整套体系进行创新的“指挥者”、组织者,这种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个具有企业家精神、善于开拓创新的优秀企业家。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民营企业聚焦主业,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家整合创新资源、凝聚创新力量、组织创新活动的引领作用,加强自主创新、练好内功,为创新驱动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要加快推进优质企业技术改造相关审批服务改革,加大中小企业的创新基金和技术改造资金落实力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建设“创新创业集聚区”,从人员和资金上加大针对中小企业的共性技术服务和技术改造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加速民营科技企业成长。要制定培养造就优秀民营企业家的战略规划,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家制定新的企业发展规划,持续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需求、产业发展需求、平台建设需求,大力培养、精准引进包括优秀民营企业家、技术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在内的各类急需紧缺人才,为民营企业加快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要更好发挥民营企业家在创业就业中的主力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我们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除了华为、万科、联想、新东方等少数大型民企外,中国有超过 2000 多万个中小企业,解决了全国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是维护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要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要保护民营企业家自主经营合法权利,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规范行政执法的自由裁量权,清理涉企收费、摊派事项和各类达标评比,铲除乱收费、乱摊派、乱评比的根源,为民营企业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要消除体制和制度障碍,在政治上对民营企业人才一视同仁,在政府奖励、职称评定等人才政策上统一安排,在面向社会的资助、基金、培训项目、人才信息库等公共资源运用上对民营企业人才平等开放,在改善创业环境和工作生活条件上积极提供优质服务。 要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团结、引领、服务。民营企业家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骨干力量,更要加强政治引领、政治吸纳。要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要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家讲正气、走正道,做到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弘扬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精神,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各级党委对民营企业家的联系服务,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家的成长,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对企业家的容错帮扶机制,引导他们加强自身修炼,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内部秩序,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净化、自我纠错的内在机制。要拓宽民营企业家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渠道,抓紧研究制定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的政策文件,加强对优秀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荣誉激励和先进典型宣传,为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