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力度推动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创建流程、提升创建效率,规范和加强福建省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促进全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日前,省工信厅修订印发《福建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试行)》(闽工信法规〔2022〕10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让我们一起看看《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吧!
据了解,管理办法创建的省级创新中心,是由有较强经济实力和研发能力、在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单位牵头,联合产业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行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共同建立的新型创新载体;是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重大需求,突出协同创新取向,以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的创新平台。
《管理办法》总则共有4条:主要包括制订依据、适用范围、建设原则及责任分工。明确了福建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遵循“唯一性、开放性、独立性、公开性、前瞻性、持续性”的原则,按照“一个中心一个方案”的工作思路,“成熟一家、认定一家”,突出市场运作、实效评估。
《管理办法》指出,创建主要是规范创新中心的创建条件,原有创新中心和试点单位的管理共3条。具体条件如下: 牵头单位4个条件:牵头单位长期从事本领域的研究开发,有较雄厚的科研力量和经济实力,有整合产学研创新资源和技术转移扩散能力;有先进的研发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和高端人才;掌握核心技术并拥有发明专利和积极主导参与本领域标准制定工作。
考核评估与管理共6条,主要对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考评管理进行了规定,包括考评时间方案,补助形式,违规措施等。明确省工信厅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创新中心每三年进行一次考评,考评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和运行情况,形成考评结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根据有关规定安排省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对创新中心建设予以支持,规范分期补助金额和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新《管理办法》自发布实施之日起原《福建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试行)》(闽工信法规〔2021〕134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