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电机电器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 >> 正文

探索中进步 我国轴承机械力求脱离进口

发布时间:2011/04/19  来源:福建电机电器网  作者:Huang   浏览:
  国内风电轴承在很长的一个阶段里依靠国外进口,价格昂贵,加大了每千瓦风电设备造价,也制约了风电成本的下降。   国内企业探索中进步   目前,国产风电轴承逐渐形成了规模化、系列化生产,主要企业有瓦轴、洛轴、轴研科技、方圆支承、上海联合等相关企业。   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工作人员透露,风电轴承中,偏航轴承和变桨轴承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而主轴轴承和增速器轴承的技术含量较高,发电机轴承基本上为技术成熟的通用产品。目前,国内风电轴承企业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偏航轴承和变浆轴承上,且以3兆瓦以下风电设备配套轴承为主,对于主轴轴承和增速器轴承,基本依靠进口,只有个别国内企业初步涉足。   据了解,我国轴承行业对风电轴承的设计、制造和试验技术还远远没有吃透,比如主轴轴承是用哪一类轴承为好,变桨轴承是用哪一种结构的回转支承为好,回转支承滚道和齿部淬火如何防止产生裂纹,如何保证表面硬度和淬硬层深度等难点仍然处于探索攻关之中。   日前,从大连瓦轴集团了解到,又一批为国家重大装备配套的高端轴承产品在这里顺利出产,填补了国内空白:5兆瓦风机变桨轴承发往用户装机;完成盾构机主轴承及滚刀轴承等研发,并振动筛开始装机试验;大型组合密封精密背衬轴承研发成功,通过了用户的使用验收……   与此同时,上海电气总投资5亿元的高效清洁特大型风电轴承生产线技改项目竣工投产,首台3.6兆瓦海上风电轴承下线。上海电气从引进技术到联合设计,再到自主开发,在轴承研制上走出一条新路。目前,中方技术人员的技术开发能力、过程控制能力均已达到国际水平,成本只相当于进口轴承的2/3,大批量生产后,有望下降到进口轴承的1/2。   虽然弥补差距非一日之功,但国内企业紧盯世界潮流,逐步实现高端轴承产品产业升级的努力,将改变我国许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装备上高精密、高可靠性、高转速轴承长期依赖进口的状况。   轴承是我国风电设备制造的软肋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但为重大装备配套的高端轴承却大部分依赖进口,轴承等核心零部件已经成为国家重大装备发展的瓶颈。“国内高速铁路发展迅速,但轴承却成为一个严重的瓶颈。欧美国家目前高铁轴承能满足时速350-400公里的需求,而我国目前的高速轴承大多只能满足150-180公里的动车组。”业内人士举例说。此外,大型风力发电机轴承、深井钻机转台轴承、海上钻井平台系列轴承等能源装备高端轴承也都是国内企业的软肋。   据了解,精密大型轴承一个重要用途是用于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用轴承主要包括:偏航轴承、主轴轴承、变速器轴承、发电机轴承等。   九州电气负责风电设备的一位人士告诉笔者,作为风机的重要配套设备之破碎机厂家一,风电轴承的受力和振动情况复杂,必须承受巨大的冲击负荷,并且偏航、变桨轴承安装成本较大,同时还需达到与主机一样至少20年的寿命。由于风电设备的恶劣工况和长寿命高可靠性的使用要求,使得风电轴承具有较高的技术复杂度,是公认的国产化难度最大的两大部分(轴承和控制系统)之一。   国内风电轴承在很长的一个阶段里依靠国外进口,价格昂贵,加大了每千瓦风电设备造价,也制约了风电成本的下降。   虽然困难重重,但并未阻挡国内轴承企业在探索中前行。一批国内领军企业瞄准世界水平,以振兴装备制造业16个关键领域的高档次配套轴承为市场导向,实行了强投入、高水平、快碎石机厂产出的技术改造,目前已经形成了1.5兆瓦、2.1兆瓦、3兆瓦风电轴承的全方位的批量生产能力。
福建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福建省院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通知 福建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福建省院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通知 福建: 关于做好2025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福建: 关于做好2025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电机电器行业协会主办 @版权所有 2010-2013
电话:0591-63216616 15715901366 E-mail:fmeeia@qq.com 传真:0591-62712886
闽ICP备102063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