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电机电器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 >> 正文

铅蓄电池业再次迎来新政 “瘦身”预期再起

发布时间:2012/11/21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Guo   浏览:

日前,铅蓄电池业再次迎来新政,环保部公布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让市场预期行业将进一步“瘦身”。


  可是,企业数量减少的同时,产能却急剧增大,并导致价格战不可避免地上演。四季度,铅蓄电池价格进一步下跌,行业陷入全面亏损的困境。


  业内专家指出,铅蓄电池业正面临严酷的洗牌,大企业也在“死扛”,成本线下的“搏杀”意味着大量中小企业要被迫退出或者接受兼并重组,期待“剩”出的大企业同样也面临考验,行业整合拖得越久风险就越大。


    洗牌不可避免“死扛”风险加大


  对于行业面临的困境和未来走向,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铅蓄电池价格“跌跌不休”反映出当前行业正进入洗牌过程,其严酷性或许在明年上半年将更为显著。在企业数量缩减至政策目标的基础上,可能还将有一大批企业要被迫退出市场,或者成为兼并重组的对象,在此过程中,大企业也要面临不断积聚的风险,其中实力相对不足者也难以“扛”过这个“冬天”。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业内人士认为,国家现行政策出台的目的就是为了扭转当前铅蓄电池产能过剩、低水平竞争的局面。兼并重组是政策导向所指,只有提高行业集中度,才能保证企业的环保投入,才能保证行业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激烈竞争不可避免。


  浙江省蓄电池行业协会秘书长姚令春认为,价格战是竞争的重要手段,铅蓄电池行业的价格战是必然的。“目前价格战打得很严重,但我们也很坦然,企业亏本也是为了生存。”他说。


  据介绍,为了达到国家两部委《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企业都进行了不小的环保投入,如长兴诺力电源有限公司就投入7至8个亿的资金进行搬迁、改造。徐红表示,一方面是大量投入,另一方面又要受到降价的打击,处于双重夹击之下,企业困难可想而知。


  徐红进一步指出,大企业压低价格,使年产能约1000万只电池、年产值在10亿元左右的中型企业难以维系,最终将选择退出或接受兼并重组。姚令春则预计:“只有在中小企业被大量淘汰,供需出现矛盾之后,铅蓄电池的价格才有可能出现上涨。洗牌过程中的严酷性,或许将在明年上半年还有更加显著的表现。”


  目前,一些中小企业正在通过给工人放假、压缩产能等方法来躲避行业“严冬”,一些大企业为了保持原有的市场份额,并继续扩大占有量,仍不得不“死扛”。业内人士认为,无利润扩张甚至是亏本扩张是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市场竞争策略,如果持续时间太久,大企业面临的风险无疑将加大。


  郑伟广说:“按照现在的竞争格局,整个行业都没有钱赚,企业发展没有后劲,更别提什么环保投入了。”徐红说:“发动价格战的大企业也应该认识到,铅蓄电池这样的行业不可能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企业发展还是需要效益来支撑。”

福建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福建省院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通知 福建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福建省院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通知 福建: 关于做好2025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福建: 关于做好2025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电机电器行业协会主办 @版权所有 2010-2013
电话:0591-63216616 15715901366 E-mail:fmeeia@qq.com 传真:0591-62712886
闽ICP备102063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