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省汽车商会主办的中国昆明首届“汽车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世博园中国馆盛大开幕,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国外研究机构、业界知名人士等在内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同探讨了社会各界关注的汽车与城市如何和谐发展的重要话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进军说,汽车与城市的和谐发展是近年来业界热议的话题,其中像限购、限牌等受到广泛关注,在买方市场格局初步形成的新形势下,汽车流通行业需要开始思考这些问题。
云南报业传媒(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光旭表示,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作为云南唯一的省级党报传媒集团,借助云南加快“桥头堡”建设的大好机遇,将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为云南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举办,进一步推动云南汽车产业走出去拓展东南亚、南亚汽车市场,为“桥头堡”建设添砖加瓦。
昆明市副市长何波致辞对论坛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云南省汽车商会会长方胜说,云南汽车界、汽车经销商都十分关注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本次论坛的举办,将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专家的权威解读,达到传递信息、开启思路、指导经营的目的。
中国汽车业仍处于快速增长时期
当前,汽车行业政策、消费环境、市场形态和销售模式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约为2.25亿辆,其中汽车1.06亿辆,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汽车大国。从1994年以来,全国的汽车保有量已增长了近13倍。不过,截至2011年,国内每千人汽车拥有量为68辆,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王青认为,中国的汽车消费目前仍处于快速增长期。他说,城市汽车需求与城市化率水平有重要的关联,美国在城市化率达到50%时,汽车保有量出现了快速增长;日本在城市化率达到65%时,汽车需求依然在增长;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只有40%左右,处于快速增长期。
就云南而言,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31日,云南省机动车保有量为960多万辆,约占全国的4.26%。截至目前,昆明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160多万辆,连续第三年净增超过16万辆以上。云南省“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将新增加城市人口1000万。方胜认为,这将为全省的304家品牌汽车4S店、近2000家二级代理和经销商带来发展机遇。
城市汽车需求增长面临新的挑战
当油价上涨、汽车尾气排放、噪音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之际,能源、环保和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汽车需求增长面临的新的重大挑战。
据介绍,目前,汽车90%的能源供给依赖石油。而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市,汽车尾气排放、噪音污染,交通拥堵、交通系统脆弱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幸福感。王青说,在“北上广”,开车上下班的平均用时已高达60分钟,比以堵车闻名的纽约的38.4分钟还高不少。
搜狐汽车首席评论员贾新光认为,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刚性需求、弹性市场和硬性约束,其中硬性约束指的就是交通、能源和环保对汽车业发展的约束。他说,据统计,目前全国667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在高峰时段出现交通拥堵。全国已有五分之一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113个重点城市有三分之一以上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
在云南,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1.5万多公里,在全国排名第一,但高速公路仅约2700多公里,在全国排名靠后。
汽车与城市如何能够可持续发展
共同探讨如何解决汽车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本次论坛的焦点。
王青认为,在汽车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上,应该明确,公共交通并不能完全替代私家车,汽车保有量的多少并不代表汽车文化和文明的高低。政府在进行管理时,以经济杠杆引导是本,行政手段限制是末。在缓解和解决问题的方向上,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考虑,转变汽车消费增长方式和汽车管理模式,加强引导,构建汽车文化,形成汽车社会。在具体思路上,可以考虑调整城市布局、功能规划,改变交通格局;加强税收和收费调节作用;合理利用道路资源;加强公交系统,提高覆盖对接,改变成本比较结果;鼓励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构建智能交通体系等。
贾新光也建议,缓解交通拥堵需要政府加大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提升交通技术。另外,汽车设计也应该适应城市发展,比如设计出更多车体可伸缩的汽车,更便于停放。
德国汽车行业专家托马斯介绍的德国“汽车共享”经验让人耳目一新。据介绍,在德国,“汽车共享”是指多人共用一辆车,以统筹租赁的方式,通过事先预订或临时查找,最大化地提高每一辆汽车的使用率,同时可以降低各使用人的成本支出,以达到对汽车资源最大化利用对社会资源最大化节约的目的。
“这种方式也许未来会成为昆明市民的交通方式,成为汽车经销行业的新型经营模式。”托马斯在发言结束时对未来做了大胆而美好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