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已成可持续发展重要推动力

发布时间:2012/11/28  来源:福建电机电器网  作者:Guo   浏览:

近日,国际著名科技传播学专家、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教授贝尔纳·希勒来法国巴黎讲学,笔者有幸在一次科技会议上与他结识,并与他进行了深入交流。希勒教授常年活跃在国际科技传播界,在亚洲、欧洲、北美都有很大影响。

    贝尔纳·希勒教授出生于法国里昂,长期定居加拿大,任教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他已经在加拿大生活了24年。拥有法国、加拿大两国国籍的希勒教授觉得自己更像一个地球公民。他称自己常年都活跃在国际各大科技传播会议上,欧洲和美洲不同的文化传承给了他更加广阔和多元角度的科技文化意识,而事实上,无论在欧洲、美洲还是亚洲,科技传播和公众科普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在社会演进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希勒教授说自己非常喜欢中国,深深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明所吸引,他几乎每年都要去中国参加会议,与同行交流,在过去两年里,更是平均每年造访中国超过4次,到过北京、上海、西安等多个大城市。此外,他还是中国国家科技馆的外籍顾问。希勒教授高兴地告诉我,他能讲法语、英语和德语,很遗憾目前还不会说中文,但他的儿子已经学习了4年中文。

    谈起自己的老本行科技传播来,希勒教授更是滔滔不绝。他认为,科技传播与公众科普工作在当今时代越来越重要,科技传播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科技信息已经融入到大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任何一个科学家都不可能了解所有的科学门类,但他却可以通过科技传播把自己所知道的有用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公众,从而完成一个新的意义上的思想启蒙。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让普通民众在看待科技事件和公共事务时更加理性,更多地学会从科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这个世界。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十分迅速,但人们仿佛也陷入了一个科技陷阱。有些极端人士更是直接提出了反科学的口号,认为科技进步带来了污染、带来了灾难,并把核能、化学工业等行业开发作为攻击目标。希勒教授认为,反科学现象的出现,恰恰说明科技传播和科普工作的不足,广大民众对于科技和科技工业的安全性缺乏了解和信心,而不了解才导致了恐惧和反对。

    针对科技发展双刃剑的问题,希勒教授毫不掩饰他的观点:“科技进步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所得到的全都是积极的改变。”

    说到这里,希勒教授补充道,看什么问题都不能片面、极端,看看自己的身边,随着科技的进步,是否吃得更好了、穿得更好了、住得更好了、活得更长了、做事情更加方便了。只要主流是好的,就不能抹煞科技进步带来的贡献。可现在的媒体上,看到有关科技话题的争论,基本与理性、科技本身无关,却无一例外地和环境、经济等其他社会因素联系起来,而这样一来,由于立场不同,自然会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赞成和反对的人往往都只看到了钱币的一面,不仅失之片面而且无限地放大了自己的观察。按照中国传统阴阳的说法,任何事物都是分为两面的,有好就有坏,科技当然也是如此。但一个科技事件还是应该看主流,在发展方向有利于大多数社会居民利益的情况下,改变好过不变。

    讲到飞速发展的社交网络,希勒教授承认自己研究得不多,但是他认为,社交网络其实还是一个沟通工具,就像过去人们坐马车,今天坐汽车一样,汽车和马车的功能是一样的,但效率和速度要快得多。今天我们使用网络,坐在家中,连接天下,但也不要过分夸大网络的作用,把网络工具当作无所不能的东西。要知道每一个博客、播客、微博的背后,其实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你我并无不同。

    希勒教授认为,在海量信息冲击的网络时代,现代人更应该把握好自己的科学观和世界观,而不应该轻易受到某些被扭曲了的网络舆论的引导和冲击。越来越多的信息经过我们的大脑,如果没有正确的科学观和世界观,我们自身就无法分辨其中的黑白真假,那么此时,信息只会让自己更混沌和迷茫。

    花样翻新的社交网络无疑把政府、大学、社会和科研机构更好地联系在了一起,人们通过网络更快地接触和检索到了自己所需的信息,科技传播也变得更加廉价和简洁,这都是网络带给人们的非常积极的一面。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人在信息时代发展得非常快,欧美国家拥有的新技术、新产品,往往第一时间也同时在中国出现,甚至很多科技产品的全球首发都选在中国。

    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时代,IT行业有句口号叫“技术改变世界”,但技术时代也要甚至更加要注重人的因素、人的作用。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生命的态度和对科学的认知,赞同的、反对的,大家坐到一起辩论、争议,最后总能达成一个不会更坏的协议。科技要发展,环境和人文环境也要维护,这其间的平衡把握十分微妙,更需要大众都有一定的科学修养,掌握一定的科技常识。

    在与笔者的交谈过程中,希勒教授不时拿出手机、字典,查找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的出处和一个科技概念的正确与否,他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让我不由心生敬意。

    采访最后,希勒教授说,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更热爱科学,对科学的发展更加乐观。我自己是中国的崇拜者,很欣赏中国人的效率和智慧,很佩服中国人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取得的伟大成就。我希望中国有更多的人投身于科学交流、科技传播和普及理性等平凡而重要的工作,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看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本报驻法国记者 李钊)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ontent/2012-11/17/content_541829.htm

福建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福建省院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通知 福建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福建省院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通知 福建: 关于做好2025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福建: 关于做好2025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电机电器行业协会主办 @版权所有 2010-2013
电话:0591-63216616 15715901366 E-mail:fmeeia@qq.com 传真:0591-62712886
闽ICP备102063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