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电机电器网 >> 行业资讯 >> 政策信息 >> 产业 >> 正文

郑俊康:以产业支撑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13/03/12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Lu2011   浏览: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成为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其中,大家最为关注的是新“四化”的相关政策走向与落实。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接受中国工业报专访时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须解决好产业支撑问题,同时他建议国家给予必要的政策引导,加快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城镇化发展须产业“先行”
  “没有产业支撑简单造城,很可能引发乱上项目、浪费土地、劳民伤财,城镇化最后空心化,出现所谓的‘空城’‘鬼城’现象。”
  郑俊康认为,城镇化发展须有产业支撑,力争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也就是说,一个地区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必须与其工业化的进程相适应,与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这样才能防止出现就业不足、两极分化严重、出现所谓“贫民窟”等问题。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市在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互动发展方面可圈可点。按照“工业要依托城镇来发展,城镇化需要产业发展来充实”,该市坚持以产业发展驱动城镇化建设,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努力形成了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良性循环。2006年以来,该市工业总产值相继跨越了1000亿元、2000亿元、3000亿元三个台阶,2012年达到3620.3亿元,基本保持了三年翻一番的良好发展势头,工业利税和利润分别突破了200亿元和100亿元大关。
  与此同时,该市实现了以产品升级带动产业升级、技术升级、结构升级,组织实施了“十大工业结构调整工程”,持续壮大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产业,改造提升化工、制糖、造纸、建材、日化五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生物制药、机电仪一体化与电子信息、新能源及环保四大新兴产业,利用环境倒逼机制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利用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有效解决了产业层次低、升级慢、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实现了工业产业、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柳钢、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已发展成为500亿元企业,该市产值过百亿元企业达到6家、过10亿元企业和过亿元企业分别突破50家和400家。
  实现“四化”协同共进
  郑俊康介绍,去年柳州市GDP达到了1846亿元,“一产”占7.5%,“二产”占65%,“三产”占27.5%。工业占据绝对比例。谈及经验,郑俊康表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会带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发展会带来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我们通过工业的发展来加快对农业的贡献,提高农民的收入。”
  他说,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是基础,解决好农民利益问题是关键。推进城镇化,要为农民创造融入城市生活的基本条件。
  为此,柳州市提出了两个计划,一个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一个是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倍增计划。郑俊康指出,这两个计划的提出为柳州下一步的经济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要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实现“四化”协同共进,还需要国家的配套政策给予支撑和保障。郑俊康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包括财政、税收等“硬性”政策给予支撑,加快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发展。建议国家更加严格、更加细致、更加具体地对全国产业化、城镇化实行区块化指导,避免各地产业化盲目推进形成重复投资、项目雷同、产能过剩,打乱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建议国家优化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权、事权分配,进一步健全城镇化发展的硬性标准,制定更加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引导地方科学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融合发展,避免城镇化演变成为追求政绩、好大喜功的“形象工程”。

 

 

福建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福建省院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通知 福建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福建省院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通知 福建: 关于做好2025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福建: 关于做好2025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电机电器行业协会主办 @版权所有 2010-2013
电话:0591-63216616 15715901366 E-mail:fmeeia@qq.com 传真:0591-62712886
闽ICP备102063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