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电机电器网 >> 行业资讯 >> 台湾 >> 正文

减核路漫漫急不得 核四若停建台湾两年后将缺电

发布时间:2013/04/24  来源:东南网  作者:Lu2011   浏览:

东南网4月24日讯 据台湾分析媒体报道,“经济部”昨日发表了“核能议题问答集”,算是尽到当局应尽的责任。目前反核论述几乎成为台湾社会主流意见,但31个拥有核能电厂国家中,有26国仍支持发展核能,即使同意减核的德国,也采用渐进减核的做法,显示在国际上,急遽的减核并非主流。

核能问题是公共政策和能源政策的问题,可通过数据评估和公开辩论,让大众评价,不能将它视为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的信仰问题。

受日本福岛核灾影响,台湾自2011年起,开始产生稳定减核的共识,为达到此目标,需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开发再生能源双管齐下,循序渐进施行。停止续建核四不但没有帮助,恐还有害处。

从经济学观点,提高能源效率,必须提供消费者足够节能诱因。然而过去当局对油电价格动辄干预,不但造成公营企业重大亏损,失去节能诱因,当涨势不可挡,骤然回归市场机制,又引发更多民怨,相当不讨好。

今年10月预计还要再调涨一波电价,不少人认为,当局应该减少工业用电补贴,以涨工业不涨民生的方式减低冲击。然而,我们要注意工业用电可直接采用6,000伏特电压,但民生用电需通过多次变电调整为110伏特,此外,工业用电不需要大量人力抄表,用电成本自然较低。从国际的角度来看,工业用电低于民生用电是常态不是特例。近年住宅用电价格与工业用电价格已由2002年的1.4倍降为目前的1.08倍,未来只涨工业用电价格不调住宅用电价格的空间已少。

也有人认为,台电人事成本过高或绩效不彰导致亏损,不应转嫁给民众。但观察台电电价和财报可以发现,在1999年时,台湾维持了全球相对较低的电价,且台电当时还可创下460亿新台币的盈余,显示亏损主因不在绩效不佳。至于人事成本只占总成本的6.5%,就算让员工都不领薪水,也补不了亏损缺口。持平而论,台电亏损主要是来自2004年以来国际能源燃料价格节节高升所致,不应一味指责。

 

若要电价不涨,自然会减少台电对能源效率提升和再生能源投资,对减核没有帮助。此外,去年第一波电价合理化执行以来,大众多难以接受,未来若排除核能发电,增加对能源燃料需求,电价压力只会不减反增,我们是否还能接受?

核四存废,减核的快慢,在选择的过程中要体认到,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也要准备好承担代价。

我不反对非核家园的目标,但思考自认给子孙没有核能的家园时,也要体认到子孙需要同时负担高电价的问题。

以核四的使用年限推估,台湾要稳定减核,大约需要40到50年的时间,才能将冲击减到最低。若目前停建核四,到2025年就立即达成零核目标,台湾恐承受不了如此大的冲击。

若停建核四,必须以燃煤、燃气发电替代,核能议题问答集指出,售电成本因反映燃料成本,势必将会大幅增加。以今年10月调整后电价每度3.15 元为比较,预估2018年电价将涨约13~15%;在核一二三厂全数除役后,2026年电价更将上涨34~42%。

“经济部”指出,核电因为具有稳定、低碳、低成本与发电效率高特性,可作为迈向非核家园过程的过渡能源选项,“没有核安就没有核电”仍是当局继续使用核电的首要前提。“经济部”表示,如果没有做好评估就贸然停止核能发电,将有缺电风险,并因电价上涨带动民生物价上涨,增加交通与产业成本,也会增加环境负荷。

从国际经验来看,德国2000年开始减核,希望2022年能达成零核目标,时间仓促,目前正面临严重电价上涨问题,政府对再生能源发展的脚步也暂缓;日本福岛核灾后,曾有过剧烈减核的思考,当时造成庞大的贸易赤字和能源供给问题,安倍内阁上任后,政策出现转弯。日本和德国殷监不远,台湾是否还要走得这么急、这么快,值得深思。

 

福建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福建省院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通知 福建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福建省院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通知 福建: 关于做好2025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福建: 关于做好2025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电机电器行业协会主办 @版权所有 2010-2013
电话:0591-63216616 15715901366 E-mail:fmeeia@qq.com 传真:0591-62712886
闽ICP备102063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