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电机电器网 >> 行业资讯 >> 企业 >> 正文

企管之道:主管发挥创意 训练高绩效

发布时间:2013/11/14  来源:中新网  作者:Lu2011   浏览:

从大环境来看,相较于过往,台湾企业正面临训练资源限缩,但人才发展如接班人计划、高阶主管培育等需求扩张的现象。因此,组织会遭遇到两项挑战:

一是从主管的观点来看,多数的一般主管对员工受训,除了对专业、技能训练能马上对工作有帮助外,针对常见的管理训练、职能训练、态度训练,他们常会质疑的是,为什么要训练这些?这些课程与实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花这么多时间及金钱到底有什么成果?最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很多企业都自傲自己公司有设立“企业大学”,但企业大学究竟对组织带来何种效益却很模糊。是提高收入多少的百分比?还是增加多少投资报酬率?也就是说,一般主管认为不能为训练而训练,要能产生看得到、摸得着的结果。所以,训练单位会面临要训练什么?怎么训练?如何衡量训练成效?的挑战。

二是针对高阶主管或者是接班人的培育,面对激烈竞争,企业需要创新、需要转型,必须倚赖高阶主管的创新作为。我举某一台商企业要转变为跨国企业,就需要培育高阶主管国际观的能力。然而,从实务面来看,这些高阶主管多数具备卓越战绩、有成功的经验、上课经验丰富,再加上他们相对资深,通常性格上比较定型、主观以及不易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训练单位立即面临如何让高阶主管行为改变、保持新鲜感及学习动力的挑战。

3A Model 发展人才按图索骥

企业面临两极化的训练挑战。以实务经验来看,建议组织要能掌握人才发展关键三部曲“3A Model”,也就是评鉴(Assess)、学习(Acquire)、应用(Apply)。

以我们与企业交往的过程中,的确所有的组织都会办理训练需求评估,但我也观察到,企业的训练需求方向,往往欠缺根据组织3至5 年的策略目标做连动。

举例来讲,某家科技公司要从代工模式转向经营品牌模式。在这里面员工的属性及经营模式就非常的不同。所以,企业内部的训练结构就需因应策略目标不同而做调整,如此的训练是配合公司的脚步规划,根据组织发展做设计,才不会发生学用落差的情况。同时,依循此大架构,组织再依据策略目标来评估训练需求,进而确认团体、个人发展方向来规划学习历程。

而组织要关注的是,在规划个人发展的学习历程时,必须掌握该员在工作面临的挑战、所需的能力以及学习意愿。有时主管遭遇的问题是,自己立意良善希望员工接受训练、提升能力,但员工的意愿不高,这般的学习规划是难以展现出效益。

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

理论上,大多数的人都认同,组织安排学习、训练是为了达到结果,但结果是人做的,所以要培养其具备好的能力,来达到好的结果。但在培养的过程中, 管需区辨出训练是为了学习(如提升知识、技能),或者是协助员工发展(如行为改变及成效)的差异。

如何区辨呢?以学习而言,多数主管会采取要求员工在参与学习课程后,缴交心得报告,从中评估员工是否已藉由上课学到知识。但就发展而言,主管要确保一件事情,发展员工的能力时,他是否将在组织所教导的技能正确且妥善的运用。举例来讲,主管希望发展员工的业务开发能力,研拟了一套从陌生拜访、建立客户关系、了解客户的需求、提供客户建议,完成业绩目标的训练课程,以协助该员建立扎实的基本能力。主管怎样才能知道,该员确实学到这套能力,并且运用在工作上?很多主管会透过设定业绩目标来确认该员的学习成果。

问题是,我观察到多数的主管多偏重任务的“结果”导向,而非过程。所以,就有可能员工弃训练所学的技能不用,而改以取巧的方式,来达到上级所希望的“结果”。就像20、30 年前的保险业从业人员,采取类似老鼠会的方式达到业绩目标,而为人所诟病。但现在的保险从业人员,就会被要求建立起专业、关怀的形象。

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先生曾说:“魔鬼藏在细节中。”,相同的,学习效益也在藏细节中。主管希望发展员工能力,不仅要重视结果,过程也不能疏忽。要能细心观察员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究竟是用组织所教授的技巧来达成呢?还是沿用老方法来达成呢?主管重视过程的细节,学习效益也才能看到见、摸得着。

刺激五感学习旅程

组织经过训练评估后,规划学习方式。但实际上,组织是由不同份子组成,对不同的学习手法吸收的程度也不尽相同,组织规划上要了解多元学习方法、理论以及工具,像是在知识类的学习,适合采用老师讲,学员听的手法,但其它应用类、实务类的学习课程,就不适宜采取上述的方式,以避免让学员各个变成“讲光抄”、“背多分”,无法达到训练的目的。

我建议组织要能体贴不同人员对学习的需求,运用多元的手法。举个例子,企业针对团体发展训练,可以善用e-Learning、Social Media、KM、Power cam;针对个人学习需求,则能利用Youtube、免费大学资源、Note、ever note 等工具,刺激学员的五感,使学习更有效率。

目前也有很多企业采取“行动学习”的方式,让高潜力人才针对如策略、创新、顾客等组织议题,组成项目小组深入分析,找出解决方案,期望在过程中,提高人才的视野。

DDI 近年来则进一步提倡学习旅程(Learning Journey),也可称混成学习。学习旅程结合不同学习内容,如e-learning、虚拟教室加上不同的教育方法如行为学派、认知学派加上不同形式的教育科技如Internet、CD-Rom以及与工作结合。也就是在一个学习课程中,结合4 到5 种的学习方式,其中有行动学习、有体验学习,来刺激学员的眼、耳、鼻、舌的感官,进而刺激学员的心智。而实务上,学习旅程需要非常的精致规划,在投入期间更需要企业高度的承诺与资源,不是上上课或安排很多活动就可以了。这是企业实施时必须注意的。

 

福建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福建省院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通知 福建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福建省院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通知 福建: 关于做好2025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福建: 关于做好2025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电机电器行业协会主办 @版权所有 2010-2013
电话:0591-63216616 15715901366 E-mail:fmeeia@qq.com 传真:0591-62712886
闽ICP备10206323号